办公系统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正文

【2025WRC专家观点】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贵之:《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机器人未来十年的增长密码》

2025-08-15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会设置3天主论坛和31场系列活动,邀请416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机构代表,分享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


8月9日上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贵之以《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机器人未来十年的增长密码》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以下是演讲内容实录


伊藤贵之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

图片

感谢给我这个机会,今天能够来演讲。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在全球视角如何理解。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我们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是一个专业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87年,提供全球机器人行业最知名的统计数据,充当全球机器人行业的代言人,提供政策支持。

此外,我们还是一个全球交流和网络平台,提供人脉。我们会提供信息交流,建立社交网络和社交机会。我们的成员包括各国的国家级机器人协会,研发研究所、机器人和零部件供应链以及工业和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集成商。

这些是我们从2025年4月开始的初步数据,与大家分享一些市场见解。有一些数据仍会发生变化,有一些并不是现在最实时的,因为目前的数据只是估值,我们已经向会员和与我们分享数据的公司公布了最终的汇总数据,最终的报告将于9月25日发布,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看我们的网站,也可以看2024年已经发布的,它是免费的。

2024年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初步的结果表明全球的新装机数量下降了3%,达到了52.3万台,所有的三个主要地区都报告投资下降区,亚洲下降2%、欧洲下降6%,美洲甚至下降9%。这一结果很有可能会变化,因为2024年的数字包含了尚未向IFR报告的数据估值。所以30%的数据都是截止到最新的估值,但并不是最终的确定值。

从主要客户行业来看,电子和汽车行业自2020年以来,一直是齐头并进的。目前来看,电子行业略有增长,而汽车行业则面临着大幅的下滑。全球金属和机械仍然是第三大客户,2024年将有所增长。塑料和化学制品以及食品工业是有潜力进一步增长的行业部门。

我们现在再仔细的分析一下市场,过去的5年间,中国新装机的或多或少是有一种横向的趋势,根据初步的数据到2024年有5%的增长,这种增长也增加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的51%上升到2024的54%。

过去5年里,主要新装机的容量覆盖度从38%涨到了53%。电子产业可以和全球其他的行业相比的是差不多的,从日本市场来看,新安装量在2024年面临7%的大幅下滑,已经降至了4.3万台,几乎所有客户行业的安装量都在下降。只有汽车行业的安装量同比增长11%。总共是1.3万台,这也是该行业自2020年以来最高的水平。

在美国的安装量甚至下降更多,2024年下降了9%,达到了3.4万台,这已经是安装速度连续放缓的第二年了。日本的情况是类似的,投资主要来自汽车制造商,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的总安装量增加了11%。截止2024年达到近1.4万台,而这几乎占了所有新安装量的40%。

除了食品行业,几乎所有其他的客户行业的安装量在美国都在下降。欧洲在2024年记录有8万个新安装量,这意味着尽管收缩了6%,但是2024年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是有史以来第二高位的水平。现在的年安装量大约是十年前的两倍,如果看一下欧洲客户行业的细分会发现尽管匈牙利的汽车行业装机量很大,但总体来说汽车行业并不是欧洲主要的增长动力,整体安装量下降了10%,金属、机械和电子行业保持稳定,变化率基本上是零。塑料和化学产品增长了22%;食品行业增长了29%;其它行业有一些增长。

德国的安装量总体下降了5%,在2024年达到了2.7万台。汽车行业尤其疲软,为-22%的增长率,增长主要出现在金属和机械工业,金属是24%的增长,电子工业是23%的增长率,塑料、化学品和食品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改进了报告的效率,可以从未指定的份额下降中体现出来。

另一个比较独特的领域是自动化水平相关的指标,这指向了机器人密度就是制造业中每万名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的数量,这张幻灯片可以看到前20名,韩国和新加坡领先,机器人密度分别为1012和770。2023年中国是470个机器人每万名工人,位居世界第三,超过了德国和日本。德国现在是429个,日本是419个。它们排在第四和第五(机器人平均工人密度)。2023年美国机器人密度达到了295台,全球排名第十。

接下来看一下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前景。每年IFR都会分析推动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全球趋势,对于2025年尤其认为以下五个趋势将会对我们的行业产生最大的影响。

一、人工智能。

二、具身机器人。

三、可持续性需求。

四、新的客户群。

五、机器人解决劳动力短缺。

所以,可以说2025年是物理人工智能年,这个数据今年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它描述了虚拟或者数字世界与机器人物理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物理系统可以在模拟中进行训练。这可以克服训练数据的缺乏等等。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包括视觉、语言模型、VLM,帮助机器人交流。我们还将采用新的方式为机器人编程,比如说通过演示和人工智能。

政府方面和投资者都对人形机器人特别关注,尽管关注的力度很大,但是目前我们看到商业部署上还非常有限,今天的人形机器人、类人机器人不能在协作模式下工作,这对于很多商业应用来说还有很多的安全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希望安全方面以及物流和材料处理能够成为早期开始着手的应用领域,这是我们的预期。到目前为止,人形机器人只能处理非常特殊的任务,真正的多用途人形机器人的实现还很遥远。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许多地方的趋势,机器人的低能耗越来越成为非常重要的客户需求和要求,尤其在汽车行业。

自动化对于可持续性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带来了更好的材料效率并能延长产品的寿命。此外机器人还可以实现太阳能、电动汽车和电池等绿色能源技术的低成本生产的优势。

随着已经建立的客户行业越来越成熟,现在市场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饱和,安装量正在下降。新的客户群在扩大,全球机器人安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最重要的行业中,主要是建筑行业实验室自动化以及仓储和物流,同时机器人供应商正在转向新的商业模式。服务产品变的越来越让人关注了,仅次于硬件方面的销售,同时在移动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已经建立起了“机器人即服务”的商业模式。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这还没有被足够的重视,没有被广泛的接受。

世界各地的客户他们的行业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就是劳动力的短缺,特别是车间的工人,而且要有能力和技能的工人。机器人行业致力于克服这些挑战,通过灵活的应用能够随时随地的填补空白,尤其是协作型机器人、移动机械手和易用性。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持续的关税争端,真的是产生了切实的负面影响,至少影响了投资的意愿,导致全球投资决策面临往后推迟的情况。就亚洲而言,增长的前景还是积极的,根据IFR的季度调查,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营业额同比增幅仅为个位数,但是同期的订单量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强劲的增长。

对于中国来说,预计2025年中国的GDP会增长约4.7%,2026年预计增长4.3%,所以,预计中国下一个五年计划将会继续实施现代化和提高经济韧性的战略,这将增加机器人的需求,因为不同的行业,各个行业都需要建设新的产能。但电子行业还是会继续发展的,但是速度会逐渐放缓。

对于2025年来说,预计增长率将在较高的个位数范围内。这也会持续到2028年。此外,从长远来看,中国仍是机器人领域的主要市场。

我就分享这么多,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返回列表页

加入会员

学会官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