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会设置3天主论坛和31场系列活动,邀请416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机构代表,分享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
8月9日上午,NVIDIA Omniverse和仿真技术副总裁Rev Lebarediank以《物理 AI 和通用机器人的大爆发》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以下是演讲内容实录
Rev Lebarediank
NVIDIA Omniverse和仿真技术副总裁
今天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观点,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 NVIDIA 如何看待机器人、科学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我们的未来。
我们正在共同见证机器人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曾经,它是我们在科幻作品中的梦想,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遥远,但如今一切已发生改变。在中国及全球的机器人大会上,这种变化变得愈加明显:新兴的科技能力已展现出全新的潜力,成为当下发展的核心,而许多领先的中国公司也与我们展开了紧密合作。
机器人技术的演进:从深度学习到代理式 AI 时代
机器人的发展始于十多年前。2012 年,深度学习技术迎来了爆发性的突破,机器学习的一种新方式首次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神经网络技术也成功诞生。从那时起,我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进步,更是一个能够改变一切的全新概念。
随后,概念 AI 与感知 AI 的出现,引发了人工智能的“大爆炸”,使得机器能够智能理解周围的事物——比如,识别食物、特殊零部件,甚至将语音转化为文字。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不断迭代,扩散模型释放了神经网络的创造力,而 Transformer 架构的出现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使得 AI 能够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甚至跨越语言障碍,实现全球化应用。
基于此,我们开始构建更为先进的系统,并进入了代理式 AI(Agentic AI)时代。这一时代的系统能够整合感知、理解上下文(包括现实世界的环境、网络信息以及计算系统的数字数据),并能够分析原因、规划行动,最终执行任务。这些机器人将能够完成原本只能由人类完成的任务,并且速度更快——就像今天大家使用计算机处理邮件、聊天或记录文件一样,机器人将在这些环境中自然运作。
从信息世界到物理世界:机器人的下一站价值
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探讨 AI 技术的下一阶段——如何将智能能力应用到物理世界中。此前,技术多应用于信息空间,处理数字化内容(例如 0 和 1 等),而人类生存、生产、繁荣所依赖的“原子世界”(涵盖交通、制造、物流、医疗、制药等与实体物品相关的领域)则具有更大的潜力与价值。
从市场规模来看,信息技术市场的整体价值约为万亿美元(其中头部企业的参与规模已经达到五万亿),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仍然较小。与此相比,物理世界的市场规模远远超过信息世界。尽管算力在过去几十年推动了信息领域的生产力提升,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方式——例如,工厂的运营与十年前相比并无太大变化。但如今,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它们将把计算机技术与价值数百万亿的物理世界连接起来,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这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物理 AI:机器人感知、规划、执行的核心
我们称这一阶段为“最像 AI 的时代”,其核心是创造具备物理规律知识的神经网络模型。这类模型能够理解物理世界的行为逻辑,从而让计算机系统能够解读感知、预测物理系统的动态、规划并执行行动,进而控制物理世界。
机器人的核心功能可以归纳为感知、规划和执行,而物理 AI 则是支撑这三大功能的关键。只有当计算机系统具备了物理规律知识时,机器人才能真正实现自主行动。
中国:机器人时代的关键土壤
中国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具备推动新时代到来的所有关键要素:
1. AI 专业知识:过去十年里,生成式 AI、隐性模型等技术的积累为机器人行业奠定了基础。中国对机器人的需求十分明确,尤其是对替代“脏活累活”劳动力的需求,并且拥有全球最多的计算机科学与 AI 专业的顶尖毕业生。
2.电子电气学专业知识:与专注于数字数据的虚拟信息领域不同,中国在物理世界技术的构建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打造既经济稳健又高效快速的机器人,这种能力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
3.大规模制造业基础:中国不仅能够制造机器人,还能够大规模部署并快速迭代。通过在实际应用中部署机器人并收集现实世界数据,机器人能够不断优化,这种能力是机器人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已经具备了这一优势。
NVIDIA 的机器人技术布局:从“大脑”到“身体”
NVIDIA 的核心业务是构建计算机,为产业解决最具挑战性的遗留问题。而机器人正是我们面临的终极挑战——AI 的最终表达形式便是将智能能力应用到物理世界,机器人则是这一能力的承载体。我们的技术布局涵盖了机器人所需的全链条技术:
1. 机器人大脑:软件与 AI 工厂
机器人的“大脑”需要强大的软件支持,而开发这些软件则需要“AI 工厂”——即强大的 AI 计算平台。NVIDIA 的成功之一,就是建立了一个注入大量人才与数据的 AI 工厂,为机器人的“大脑”提供算力与模型支持。
2. 机器人身体:边缘计算硬件
机器人的“身体”中嵌入的计算单元至关重要(例如电动车或人形机器人的内置计算机),但更关键的是支撑实时决策的硬件。我们开发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在边缘部署,无需联网,实时处理海量数据并做出高频决策,从而确保机器人能够高效、安全地执行任务。
3. 数据核心:仿真与合成数据
物理 AI 需要海量数据,但现实世界的数据难以直接获取,尤其是某些罕见事件(例如自动驾驶中的“孩子冲到车前”的场景)。因此,仿真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模拟现实世界生成合成数据供AI进行训练。
NVIDIA开发了NVIDIA Isaac平台,整合了预训练的机器人基础模型、合成数据生成蓝图以及仿真框架等技术。其中,针对人形机器人的 NVIDIA Isaac GR00T 包含功能模型、数据生成、仿真测试等工具,能让机器人在仿真中完成感知、分析指令、规划行动的训练。今年发布开源机器人模型 GR00T N1 版本已经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更加优越的决策,下一代模型更具弹性,且 GPU 承担了主要负载,提升了任务成功率,数据吞吐量比上一代提升了 10 倍,能够实现实时处理。
仿真技术:填补数据缺口的关键
为了解决物理世界数据不足的问题,NVIDIA 通过 Omniverse 仿真框架和 Cosmos 世界基础模型构建了强大的仿真系统:
Cosmos 世界基础模型包含三类核心模型:预测模型(生成长达 30 秒的逼真视频,提升预测准确性)、转型模型(将实况模拟适配不同环境变量)、分析模型(用类人类思维理解物理交互,提取非结构化世界信息)。
这些仿真系统不仅能够对物理世界进行仿真,还能对传感器的感知结果进行仿真,让机器人在实际部署之前,能够通过合成数据进行训练并测试潜在的错误(例如传感器故障、危险场景),从而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发生自我损害或伤害他人的风险。
例如,通过 Cosmos-reason 模型提取图像和文字信息,生成多样化的视频,再将视频与标签结合输入 AI 训练模型,可以高效优化机器人决策策略。目前,天工 2.0、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以及阿里云的仿真平台等,都在使用我们的仿真和 AI 技术。
NVIDIA 很荣幸能成为中国机器人生态的一部分。我们相信,中国与全球的共同努力将加速物理 AI 与通用机器人的大爆发。感谢大家的聆听!
扫描二维码关注
乐鱼APP官网登录入口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加入
乐鱼APP官网登录入口会员
科技少年 筑梦未来——2025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在乌镇开幕
2025年物联网大会在无锡召开,携手共绘智联时代新蓝图
院长年会暨学科建设大会 | “持续党建引领,构建高校电子信息类院系立德树人新模式”主题教育研讨会举行
【WRC专家观点】欧洲机器人协会副主席尤哈·罗宁:《重建整个欧洲机器人市场》
乐鱼APP官网登录入口机器人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会议在京成功举行
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在深圳圆满落幕
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研电之星”揭晓,创新永不止步!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三十周年座谈会暨产教融合育人创新机制工作研讨活动在深圳召开